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2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黄婷君     来源:本站原创

 

自律,是最大的修养
读了徐家俊的辞职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关键字是“自律”。
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人,首先要对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谈得上高贵。因为,他由此而摆脱了受低级本能裹挟的动物性。人的本性难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金末元初的大理学家、大教育家许衡,有一年夏天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这时路边恰好有一棵很大的梨树,结满了清甜的梨子。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爬上树摘梨吃,只有许衡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众人觉得奇怪,便问许衡。许衡答梨树不是我的,怎么可以乱摘!众人笑,道:“时局大乱,人人逃难,梨树的主人早不知哪里去了,你还管这干啥?”这时许衡说了一句流传千古、振聋发聩的话——“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就是自律,这就是高贵。试想如果我们也处在那样的处境下,我们是否能把持得住不上树?
世人都为一点利益你争我夺、头破血流,世人都为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他们都以为自己“得”了、赚了。可从没想想,自己这样,和那些只知填饱肚子而一切不管不顾的动物有何区别?
越是细微处,越见真修养。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可以做自己这颗心的主啊!
自律,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人最终的高度,取决于对自我要求的高度,这是一定的。对自我有高要求,并严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少年时代的徐溥在私塾读书时,一次老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还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看了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很是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内心有什么不好的念头,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黑豆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修炼自己、完善自我,终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徐溥高度的自律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极高的要求,并通过自律向这种高要求不断逼近,而渐渐接近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作用和方法,也尤其值得我们借鉴,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意识和习惯,在不断磨砺中成就更好的未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