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户家庭、架起一座心桥
周晓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每天在教室里传授知识,播撒阳光,培育着一棵棵小豆苗生根、发芽、成长,也会在发现那株小苗生长得不蓬勃后更悉心地浇灌、照护,用最简便的电话告知嘱托照看的主人。然而这看似近乎完美的守护却似乎没有问过小苗的需要,没有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于是,作为一个培育者,我愿意走进一户家庭,走近那个需要被呵护的孩子,愿我们的友好相处能在彼此心中架起一座心桥,连接我和他,连接学校和家庭,孩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成长!
一个周一开完会后的傍晚,天色已暗,按照之前和小孙妈妈的约定,我如约来到小孙家中。调皮的小孙知道我要来,好像显得格外乖巧。我看到他时,他正认真地在房间里写作业呢!可不像平常丢了作业玩着游戏的样子,心想小孙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他也想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于是,我大声表扬他:“小孙,你认真做作业的样子真好,就要这样,认真完成了作业咱再痛痛快快地玩!”小孙热情地向我打招呼,还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我借机向小孙妈妈说:小孙是个调皮的孩子,有时会为了玩乐一时忘了作业和学习,咱们就要化做一个“唐僧”,常常跟他唠叨学习的用处,一起辨析学习和玩乐的先后关系,提醒他专心学习,不要得过且过。相信在我们的关心下,他有时也会像今天这样自觉地作业、学习,我们就要化身为“啦啦队队员”,在一旁为他喝彩、加油、鼓劲。听到我们的鼓励和支持,他一定会鼓足劲、扬起帆,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小孙妈妈听了深感认同,表示这是一个好观念,以后会多多督促、多多发现闪光点、多多鼓励。
但她转念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扰。她说:“孩子在老师、爸爸妈妈的面前还是比较听话的,只是让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常常三心二意,学习一会就坚持不了要去做做别的事情了,我到现在只能每天陪着他做作业,感觉挺费劲的,也很担心以后升到高年级怎么办……”听了妈妈的讲述,我很快也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于是,我真诚地向小孙妈妈建议道:你是一位负责的妈妈,每天事无巨细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作业的方方面面,我很敬佩。但你的这份关心又有点过于炽热,也许是不放心孩子独自一人能认真完成作业,也许是你想给他更多的帮助,但这样间接地会导致孩子习惯于爸爸妈妈在旁的扶持和帮助,他不会独立地专注地做作业、学习。家长需要陪伴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这份陪伴不是从头到尾的帮助和提醒。小鸟总有一天会离开妈妈飞到遥远的天空,孩子也总要学会自己一个人独立记录作业、做作业、检查、学习……我们需要做的是告诉他如何去做,要做到怎么样的标准,可以一起商量讨论具体的实施准则,也可以实行一定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孩子做作业、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我们就规定孩子一个作业时间,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在这期间不要去打扰他,给他以后个安静独立的空间。等约定时间到,咱们就行使我们的监督权,严格把关孩子的作业质量,若是高质量完成,咱就毫不吝啬地奖励他;一旦他马虎对待,必将受到自己认同的最严厉的惩戒。几次下来,他慢慢地会完全认同你们一同制定的家庭学习准则,也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良好的习惯便会形成。小孙妈妈听了豁然开朗,连声感谢老师提出这样宝贵的建议,一定学着多放手,让孩子独立。
一次短暂的到访,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愿心桥已筑,幼苗主动生长,家校共同浇灌、共盼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