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工作忙,不把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放在心上,也没有自己的阅读计划,总觉得那些教育类书籍无非是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因此至今,也没读过几本名篇,实在惭愧。
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反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在以前,普遍认为老师有桶水就够了,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够的。就像有位老师说:“不学习,不看书,最受挫的不是跟不上学生的脚步,而是跟不上自己孩子的脚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是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