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言与儿童》后感
卢 静
长期以来,我一直都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甚至发现很多学生依然不喜欢学习英语,哪怕是我制作了大量的有趣课件,也只是让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具备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而在课后,他们依然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为了,我一直陷入自责和苦恼中,并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教学英语这门语言学科。 近日以来,在同事的推荐下拜读了《语言与儿童》一书,书中的许多观点不但让人为之惊叹,更具有指点迷津的功效,让我对语言这门艺术的教学产生了全新的认知。
其中,《言语与儿童》的第十三章为《让语言生动起来》,在阅读这一章节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语言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书中指出:游戏和类似游戏的活动是为了儿童学习者建立起沟通背景最自然的方法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学生应该学习,不能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玩耍上。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玩耍才是孩子们最主要的功课”。可以说,游戏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不妨对“让语言生动起来”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何为生动,对于学生而言,让他们感到有趣的就是生动,而对于他们来讲,游戏是最有趣的,所以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无疑会让语言教学变得精彩生动。在此期间,我还发现,学生在课间休息、体育课中玩耍的时候总是会不经意地说出几句英语,而且语速流利、发音标准,和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完全地不一样。这说明,游戏和类似游戏的活动在学生初期学习英语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功效。 例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时,我便根据书中指出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趣味性强的体验情境:首先,要求学生装作“正在做某件事”,然后其同桌对其发出疑问“What are you doing?”,这时,另外一名学生再给出合理的回答(回答的内容要以正在从事的事情为主)。当然,在表达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新课中出现的名词及动词等。另外,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我们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情境:教师进行旁白,然后学生扮演市民,随后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与碰面的同学进行问好,然后在此期间说出问句。 不过,有的教师认为游戏和活动是两回事,其实不然,可以被学生接受并喜爱的活动其实就是游戏。因为,开展游戏的初衷是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而这种类似游戏的活动在具备了这一效果之后,自然便成为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游戏。因此,在《语言与儿童》一书中才会指出:活动和游戏归为一类,不必将二者区分开来。这也就说明,当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制定游戏期间,不必过分拘泥于传统游戏的形式,而是以学生感兴趣作为出发点。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我们在设计教学游戏期间,往往会在内容、规则等方面做足功夫,投入大量的精力。且先不谈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光是时间就耗费了许多。但是,在《语言与儿童》中,该书我却指出:最成功的游戏都非常地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规则,只要稍微渗透一些竞争元素和神秘感,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当我们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时,更要注重对竞争元素和神秘感的设计,因为这两点要素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中之重,反观那些规则,若过于复杂,反而会让部分学生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致。因此,这说明我们在以往的设计中把握错了方向,以至于效果差强人意。
比如在选择游戏期间,英语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若干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然后要求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最终看一下哪个小组的表现最佳。在这期间,因为有了竞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十足的干劲。如此一来,既让游戏发挥了优势,也让学生在参与期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例如单词接龙活动:英语教师可以事先在黑板上规划三个框,然后每个框安排一个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游戏的规则是,在说出名词后,要把名词转换动词或形容词后的变化形态出示在后面的框架中。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举例最多。
总而言之,所有的教学计划、方案和理念都是为学生执行的,因此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学生喜欢怎么学,我们就怎么教。哪种方法可以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就如何去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让语言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