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3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2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黄婷君     来源:原创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

这次大练兵,我们抽到了北师大版三下的一篇课文《山沟里的孩子》,这篇课文短小而充满情感,但是它的内容又与城市孩子们的生活有较远的距离。

为了提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开课时就引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上学吗?你们是怎么来学校的?”让孩子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感受,为后面学习山沟里孩子上学的艰辛做铺垫。

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带着孩子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读句子。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充分感悟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情感。为了使孩子能深刻地体会孩子们读书的艰辛,在教学时让孩子联系自己的学习条件与山里的孩子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时再读课文,孩子们读起来就比较投入。

在教学中,我还借助媒体,把自己搜集的边远山区孩子们艰苦学习条件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了解山沟的穷面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充分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这样艰辛的学习就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金钥匙时,也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山沟里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家乡能够改变穷面貌,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最后让孩子说说山沟里灿烂的黎明将是什么样的。这个环节是希望再次强化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学生学的很认真,很主动,教学活动也进行的很顺利。但是不足的是:在抓重点词体会上学道路远和难走时,还不够深入,挖掘地不够。以至于孩子们在谈“要改变山沟哪些穷面貌”时,只停留在表面,只想到要装上路灯。同时在畅想未来的时候,学生没有大胆设想,语言显得很苍白,没有形象感。在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的时候,没有放手让学生说,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没有出现精彩的生成。还有问题的提法有些还不够准确,语言不够精炼。以后的课堂中,应该多注意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全方位训练,同时还要继续提高自身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