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向是整册书中教学的难点,是孩子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围绕“加强策略教学,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主题教学永远都是我们要努力的课题。在六年级复习阶段,复习到了这类课,让我回忆起在教学三年级时,有这样一个环节,明确了例题的题意后,让学生自己画图,让后引导到学生学习线段图,然后展开后面的教学。在这个环节的预设中,期待学生直接画花,或者用各种符号来表示花的朵数,让后为后面的线段图教学埋下伏笔。
上课开始,这个环节正常开始。同学们在下面画了起来,转了一圈,发现各种答案。有一部分同学画的是花,还有一部分同学是用符号表示的,还有同学直接是用线段图表示的……拿出3份有代表性的画图,从画花图到线段图慢慢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到抽象的一步一步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怎样表示三种花之间的关系的?然后让学生说出“怎么能快速地看出黄花是绿花朵数的2倍,红花比黄花多7朵”通过这些问题,指出前面的图存在什么缺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一步一步引出线段图。在上的时候,这个班级的同学非常聪明,直接想到了线段图,所以只需在画线段图的基础上再补充修改就可以了。由于先前的预设是没有这个环节的,所以在说了学生的线段图之后,又在黑板上画了一遍。在这里,如果在学生的线段图上直接处理,添上条件和问题,这里可能会显得更顺畅些!
策略教学中探索策略的过程是比较难处理的,在这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顺势成为教学的内容,这样更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