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让我一直发愁的是作文教学,前不久看了《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中薛老师的这篇《让孩子成为孩子,作文教学的九条策略》,觉得略有所悟。
薛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清简、厚实、睿智”的,他对写作的独特视角也是从孩子出发的,一如他的风格-朴实。他提出“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指导具体、读写结合、及时反馈、教师下水、限时作文、抱有希望”这九个策略给老师们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好办法。
其中,“命题激活”我觉得就是吸引孩子写作兴趣的关键所在。现在很多命题作文已经被写厌写烂了,我敢说,没有哪个孩子没写过类似《春天》《童年趣事》《小动物》这样的命题作文。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事实上,却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沉淀。比如写暑假生活,如改成《暑假偷着乐》,孩子们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趁着父母外出,偷偷玩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偷着乐!抑或,做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还没有人怀疑!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一个好的作文题,要能点燃学生的心理,炸开学生记忆的炸药桶。
在作文指导中,我经常犯难,究竟怎么知道,才能让孩子学会写作。通常我们的做法: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都是一个套路,这个套路在具体实施后让我产生了怀疑,孩子们写出来的东西,要么似是而非,要么说的是正确的“废话”。薛老师指出:好的语文老师,要对作文教学深入研究,清晰写作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关于观察、选材、谋篇布局及描写、抒情等具体写作方法策略。对于写作技巧胸有成足,才能在教学时点石成金。我们能不能像福楼拜那样,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问,让学生沿着老师的问题逐层深入思考。“问题指导”将写作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去,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
以上只是九个策略中两个我感触颇深的建议,当通篇读完薛老师的文字,我总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实际的操作肯定有各种问题和难点,不断尝试肯定走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