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19.4《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有感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汤晓丹     来源:原创

这次青年教师大练兵,我执教了北师大版的《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拿到教材,我反复读了三遍,胸中萦绕着一股激情。因此我打算通过范读和背景补充等方式拉近学生与那段中华民族屈辱史、更是奋进史的距离,燃起他们的“激情”。课堂上,学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整个课堂可以说是慷慨激昂,但似乎用力过猛了些。经费老师点拨,我才知道这只是叙述了国歌的诞生、传唱和定为国歌这一历程,若是以田汉、聂耳、保罗·罗伯逊这三人作为导入,既让学生明白了国歌的发展历程,也能让他们初步了解那个时代,可谓一举两得,在情感渲染上也不至于过度。

朱老师给了我另一个方向,也让我意识到了自身全局意识的不足,只会孤立地看待某篇课文,而没有把它放入整个单元、整本教材乃至整个年段来看。这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属于音乐板块,另外还有《月光曲》《林中乐队》,用不同的音乐来渗透人文、自然等知识。何不以音乐导入?课前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让他们谈谈感受,了解不同音乐能传递不同的情感,自然地引出了国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情感特点,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朗读和梳理文脉,但在处理时,我把握得不够好。如生字词以词串出示,每组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但是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我并没有把“法西斯”等词语讲透,更是直接忽略了生字教学,以自己的猜测替代了应有的思考。标红的“振”,撇捺的摆放值得注意,另一个“尤”,部首特殊,摆好位置也不容易。此外,梳理出时间顺序之后,也没有及时让学生去划分段落。我把这部分没有用准用足的时间花费在了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上,可见我对课时、文本等特点把握不够。

这次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历练,非常感谢各位前辈给予我的指导,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也让我认清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