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读后感
吴正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再次感受到名师教育的智慧和教书育人的艺术。这本书展现了吴老师和她的教育团队智慧的结晶,是对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业书籍。书中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段,并对这些教学片段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这么多年来,一直不知如何对一节课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学习吴正宪老师的评课,我认识到,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要引发教师们参与,要互动评课,要从多角度来思考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要用心研究学生,通过学生的需求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拜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在评课时应关注一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参与评课,以学生的视角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学论教。反思课堂,面对学生各具特点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做到认真倾听和思考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观点,用心给与学生回应。来自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带给老师的思考也是深刻的。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应该与学生做朋友,真正读懂学生,走近学生,才是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保障。
二是注重与授课教师的对话,大家在思考中互相交流,发现和提出更好的方法与观点,都成为智慧的分享者与奉献者。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许多印象深刻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收获与困惑。对话式的评课集中了全体评课教师的思想和智慧,是对评课教学资源的共享。听吴老师与授课老师的对话,如对《分数的意义》教学的诠释,“让分数张开嘴巴讲故事”、“给分数找个妈妈”等比喻是如此生动贴切,她用儿童的语言讲数学,让分数活了,变得灵动了。使数学知识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三是注重方向引领,评课不应仅仅着眼于一节课在技术层面的设计,更要重视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价值的讨论,对“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材、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使评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的有效途径。
吴正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激情,用她对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解与智慧谱写着绚丽的教育新篇章,她对孩子们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她从课堂的点滴中提炼出对孩子人生有意义的精华,为他们的发展铺就一条光明之路,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渐渐领悟到什么叫“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品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能够引领我们把自己的课堂和吴老师的教学课堂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找到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也找到自己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优点。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品味、顿悟、模仿、借鉴、迁移、创造,利用名师的思维践行教育,借鉴名师的成果融合成自己的教育艺术,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看教育、做教育,循着名师的思想和足迹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