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老师,好!》上映。影片主要内容如下: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 桀骜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 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医生。
面对如今逐渐淡薄的师生关系,《老师·好》逐渐唤起了人们对80年代师生情谊的回忆与渴望。影片中,苗宛秋爱护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让洛小乙回来上课;为了让替同学补习的安静不耽误个人复习时间,他晚上免费替同学们补习;在安静面临保送和参加高考的抉择时,他没有代替她做决定,而是告诉她“人生有好多个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么一两条,要选一个最适合你自己的”。苗宛秋无私奉献也终于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他的一片真心,当他的自行车丢了的时候,学生们全体出动,夜晚打着手电为他找自行车……
前不久,“学术圈的师生关系”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频频被人讨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好老师不仅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应该 “育人”,而好老师的教育应随风入夜,潜移默化地留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红楼梦》中的宝玉,虽有祖母贾母无限宠溺,生母王夫人百般庇护,但是因为金钏儿投井以及结交蒋玉函被贾政打得皮开肉绽。玉不琢不成器,整个贾府宝玉最惧怕的恐怕也只有贾政了。试想,如果没有贾政的严厉,整日混迹于脂粉堆里的纨绔子弟宝玉如何学习,日后如何取得功名?虽然现在大环境很和谐,老师基本不出手也不敢出手,谁都不敢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拿自己的饭碗身家性命当儿戏,必须怀柔。老师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成才先成人,不成才也要成人。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肩负的责任更深远、更重大、更艰巨。他们更渴望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受到家长、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理解。不要动輒就给老师扣帽子就好,气伤心,怒伤肝,没有无绿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根。有缘师生一场,老师的天职使然。任何事情任何时代都有阴暗的一面,都有不堪的面,但请一定要相信大多数的老师的炽热赤诚。如果不是因为爱你的孩子,为孩子着急,谁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力去管教您的孩子?
只因为手中有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才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