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有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我不由感触良深。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当教师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家好吗?相信你能行!”这样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这就要说到我们提问的艺术。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总是和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伴而行。陶行知还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提问不仅重要,而且有巧笨之分,巧妙的提问能够开启智慧之门,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得情感的共鸣;笨拙的提问则会降低兴趣,浇灭火焰,索然无味。读了这篇文章,我反思了自己的提问方式,觉得提问时太过自我,只是机械地提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根本没有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更谈不上用这种商量的语气来提问。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后来我在课堂上调整了提问方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了,上起课来也得心应手。因此,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课堂,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能帮助学生开动脑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优化课堂教学提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日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我想课堂语言,该具有知识性,幽默感,鼓励性和凝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