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前段时间学习了常锐伦老师的著作阅读了这本《美术学科教育学》。所谓“用到书时方恨少”,因为需要,所以看得格外认真。先是整体的浏览,再看细节。慢慢地,我被吸引了。它以严谨的逻辑、准确的概念,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美术学科教育学,做到图文并茂。使读者“观之有肉,食之有味”。
我认为,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形象表现能力为重要内容的。如学习《做一棵大树》这课之前,先利用午后散步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欣赏教学楼前面的大树,让学生边看边欣赏,树的造型和颜色的变化。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我还以引导学生去摸一摸树木,感受大树表现的肌理效果效果。
情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长期以来,成人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多以画得像不像,美不美作为标准,其实,美术作业不需要画的很逼真,只要在美术作业中注入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作品,就能创作出真正的美术作品,比如在《动漫宝宝》中,通过欣赏上海世博吉祥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通过造型,色彩方面,来感受人文情怀,鼓励学生创作出有自己情感的动漫宝宝。再比如,我会给学生比较梵高的《向日葵》和另一幅写实向日葵作品,学生一开始都觉得写生的向日葵很美,接下来我让学生想象,如果这些向日葵在唱歌,那么你觉得哪种向日葵更有活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作业也不遮遮掩掩,有了自信,那美术作品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感情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助于将美术课程价值内化成为自己的认识,促进自我发展。过去,由于对自我评价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忽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这种失误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这不但影响了教师与他人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促进作用,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活动。因此,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光荣的奖章》一课中,我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其它学生了解作品的想法,多方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