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反思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0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涛     来源:原创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反思

复习课该如何上,复习课的着眼点在哪里,这些都是值得我去探索的。我认为小学毕业总复习不是简单理解为知识的再现和梳理,而是对知识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作为重点。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先创设周长和面积两个人争吵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是不同的,在利用怎样解答这道题时,说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因为长方形是最基本的图形,也是唯一一个推导方法不同的图形,有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它的图形都可以通过转化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然后再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就这样在自然而贴切中引出了课题。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提出要复习的问题,再给学生提供一个基于问题思考的复习提纲,该提纲具有数学的思考性,空间的适度性,引领的操作性,系统的逻辑性。

3、自主思考,讨论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方式。本节课我很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先演示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去演示,教师只是营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4、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这节课上,我一开始就从学法总结的高度引领学生展开复习整理,不是简单回忆公式,而是让学生先回顾多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共同点,从中提炼出推导的相同策略,对该策略进行命名。

综观整节课,通过引领学生将分散的知识与方法“连点,引线,织网”,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系统,达到了融会贯通的高度。

当然这节课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1    由于学校设备条件差,使本节课失去了很多精彩的镜头。

2    学生总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还需加强。

3    由于本班学生的基础差,所以讲周长和面积意义的那道题上,我是简单化了,如果设计成(1)用1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发现了什么?(2)用121厘米的小方块拼成长方形,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发现了什么?这样可以从解答的多样化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