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五月教育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0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刘亚梅     来源:原创

《金子》是苏教版第册第单元的一篇文章,文章充满智慧蕴含深刻哲理。写了一群怀揣发财梦想的淘金者蜂拥来到萨文河畔,他们在这儿拼命地挖呀,掘呀,轻信传言,盲目随流,最终只能扫兴而回,主人公彼得。弗蕾特也是一位狂热的淘金者。在众多淘金者面对一无所获的现实选择离去时,他不甘心梦想的落空,选择了留下。埋头苦干几个月,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在他灰心地想离去时,从原先坑坑洼洼的土地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深受启发,从而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培育花苗这项工作中,最终获得成功。文章通过彼得。弗雷特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光有辛勤努力是不够的,它还要有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正确的方法,更要有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不懈奋斗。面对三年级既要强化低年级的字词训练,又要渗透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的年级特点,还要考虑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生活经验等问题,如何把语文的工具性与课文所体现的人文性有机结合,如何设计训练点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升,如何去除浮华体现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本本分分的课堂理念,是我在设计本课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几番修改,最后确立了的教学思路是: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句和情节,了解彼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逐层深入理解金子一词的多种含义。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受,引导学生积累励志名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完这一课时后,我认为自己基本上落实了课前的预设,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通过课件、教师的激情讲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很快的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2、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学贵有疑,学会质疑并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读说法”“读写结合等。具体体现在:一开课就围绕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质疑,以学定教,引导学生反复的品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锻炼学生的听、读、说、写、评的能力。

3、注重激励学生,通过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始终相信用激情点燃激情,自始至终能够保持高昂的情绪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毕深感自己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首先没有达到我想要的课堂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激活,虽然我注意到培养学生说话,用自己的话来说自己读懂的内容,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显得过于苍白,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没有达到我所期望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教师的语言仍缺乏激情,没能营造出所期望的情境,不够优美、感人,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教室空旷,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上是星期一,假期综合症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之一。

二、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但是课前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如访问花农做得不是很好,大多数学生没有做到这一点,主要是我没有与家长沟通好,导致这一实践作业没有完成好,这直接影响到小练笔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质疑时没有用没找到一丁点儿金子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引发的矛盾引导学生质疑,因而学生的问题没有深度。

四、教学机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课堂上出现问题时,老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够。

以上是我在执教《金子》时的反思,愿今天的缺陷与不足,将在我今后教学中的起到警示与促进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