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之我见
一、用真诚来对待家长
我深知“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我是一名横小的教师,说话的态度、语气都要体现教师的风范。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平时,我见到自己班的家长或别班的家长都会笑脸相迎,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这时,家长都会微笑着致谢。学生犯错了,如要向家长反映情况,我会在电话里先表扬表扬他的长处,再委婉地提出他的不足,希望家长与孩子谈谈心。在和风细雨中,家长会感受到老师对他孩子的关爱以及工作的辛苦,从而理解你、支持你。我向来重视学生成绩单的填写,这也是和家长沟通的一次机会。我接手一个班,经常要教三到四年,写评语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但我知道它的利害关系,从不敢草草了事,因为拜读的层次不同、身份不同。我还重视一年一度的家长会,到时家长们济济一堂,我这个班主任就得早早谋划。我除了结合班情、学情写好发言稿外,还会思考如何展现孩子的特长、让家长来转化家长,比如,上次组织学生进行了才艺展示,让家长看到了孩子活泼自信的一面;这次可以请优秀学生家长和进步学生家长来谈谈教子经验,供其他家长参考……这学期,我们五年级又要开家长会了,我想给学生家长推荐读物,比如《爱的教育》《赏识你的孩子》《做最好的家长》等,让家长通过阅读得到启迪,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二、用真心感动家长
佛语云:一花一草一世界。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就是充满生机的春天。我要感谢家长信任我,把孩子送到我的生活中,让我拥有一颗童心,绽放灿烂的笑容。于是,我用真诚回报家长:天气有变,就信息提醒增减衣物;学生病了,或自己意外受伤了,我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如果联系不上就先带学生去医院治疗。每回家长都十分感谢,叫孩子把我垫付的医药费带来。还有,学生在校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如果需要赔偿的话我会对涉及到的家长一一说明情况,理清责任,家长个个主动担当,不仅出医药费、还买了礼物登门道歉,有的甚至结成好友了。三、用家访来感染家长
家访,是班主任和家长接触沟通的一种传统方式。著名的班主任李镇西说过:家访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心灵沟通,还能让班主任切身感受到学生的成长环境。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当看到班主任叩开他们的家门时,面对突然到来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将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馨。作为教师,我们最头疼的是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屡教屡不改,打电话过去家长一个劲地说知道知道,可第二天照样不做。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家访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难处,提出具体的措施,共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一旦有点进步,及时表扬该同学和家长。当然,中间有反复是正常的,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常抓不懈才能改掉孩子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