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以及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悦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绘本教学更适合泛读而不是精读,不用向我们的书本内容那样上得面面俱到。教师应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在绘本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绘本教学中应注重图画与文字的一体性和阅读过程的整体性。有的教师将绘本教学等同于语言教学,无视绘本中的图画,不给学生玩味图画以理解角色的机会,只急着把绘本中角色间的简短对话抽取出来,做成PPT放在屏幕上,让学生反复跟读并表演;还有的教师担心十几页或者更长的绘本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好心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肢解成几段,并分段设计各种学习活动,导致学生的阅读时断时续,只为寻找教师所期待的正确答案而读,无暇顾及绘本图画的美感和故事的精妙。这样的绘本教学只会渐渐磨灭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因此,绘本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旨在强调图画与文字的不可分割性和学生阅读理解过程的完整性,让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看图探索和构建绘本故事意义的愉悦过程。
二、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主要强调在绘本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图之间的关系、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及图文之间的关系去理解故事,深入的分地理解角色和分析情节发展地合理性。在帮助学生理解某一关键词或句型时,也可尝试从关联性的角度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词义或句子地内涵。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务必保持对绘本故事的开放性解读和教学活动的开放性设置。绘本阅读理解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主观性,因而,作为教师,首先,我们对绘本内容与角色的理解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切忌单一和教条。其次,教师不能将自己对故事及其寓意的感受和理解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其三,教师应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别样理解和不同感受,不可强求一致。这样一来,绘本教学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便不再只是让学生知晓了多少故事,更不在于认知了多少词汇与句型,而在于它能有效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习惯。
四、渐进性原则
绘本教学中的渐进性原则主要指绘本教学目标和阅读方式及阅读材料选择上的渐进变化。教学目标的渐进性,即从绘本的课堂教学走向学生的课外绘本阅读。关于阅读方式的渐进性,即从教师指导下的阅读→教师督促下的阅读→自发、自主的阅读(Learn to read-Read to learn)。关于阅读材料选择的渐进性,从图多文简到图文并茂,也可以从童话、寓言到侦探、悬疑和社会百科知识等。
正如著名英语特级教师沈峰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那样:英语课绝不需要表面的热闹,而是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本身的语言魅力,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都是指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绘本教学亦如是,我们要带着对课堂的一种敬畏之心,继续在英语绘本教学之路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