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反思
任艳芳
六年级毕业复习阶段,学生阅读失分较多,因此我总结了一些关于阅读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每次考试时我就会插入方法的教学。
第一,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果是叙事的文章要找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是其他文章,可以逐段概括,然后结合每段的段意。逐段概括的时候可以聚焦关键句,抓住关键词,也可以找中心句。
第二,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借景抒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是借物喻人,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用樟树来比喻宋庆龄洁身自好、不畏强权的美德。三是借物喻理。还有为下文做铺垫,渲染气氛,象征暗示,交代时代背景,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三,抒情的方法。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含借景抒情、寄情于物、咏史抒怀
第四,关于文章的结构和顺序。结构包括总分总、总分、分总。作用一般在开头就是总起全文、点明中心;在中间是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在结尾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点题。顺序有时间顺序、方位、事情发展顺序,事情发展顺序中要注意倒叙和插叙。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强表达效果。(设问也是这个作用)。
第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有夸张(鲜明地写出特点),比喻、拟人、反问、排比、反复、对仗、对偶。比喻和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写出特点,表达作者感情。反复、排比、设问的作用是强调,增强气势。
第六,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作比较(鲜明地写出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写出特点)、列数字(更准确更直观)、举例子(增强说服力、生动形象、更鲜明)、下定义、画图表、形象描述、分类别等。
第七,一些写作手法。第一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如写一场比赛写运动员表现是直接描写,写观众的表现就是间接描写)。第二,点面结合,描写场面就用到点面结合(如《大江保卫战》),第三,细节描写,包括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心情等。第三,对比手法。对比的作用是衬托出特点。(如《夹竹桃》)
第八,解题技巧。遇到说明文中能不能去掉某个词?方式是不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分析内容。遇到写出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写作手法+文章内容+中心思想。联系课文谈谈对某个词理解=主要内容+可见(因此)+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