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六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殷霙     来源:原创

读《低段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低段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乐意展现自己,但是他们的表达往往比较粗略、不够精确,语言组织无序,缺乏逻辑性,对于别人的回答往往不够关注,也不太会展开组内交流。方科成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借鉴方法。

一、指导交流方法,通过一全班体验达成共识IDE方式,师生把包括课堂交流在内的规则制定好,张贴在实验桌旁。教师要有意识、多次引导学生体验交流中互相启发、融合、促进的好处,将交流规则内化为一种习惯。

二、提高倾听效率1、以发言者为中心,发言者在哪儿,就面朝哪儿坐。2、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多向学生提问与前面发言者的回答有关的问题。

三、训练表达方式。1、面向大多数学生述说。2、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如口头交流时结合手势辅助说明,借助简图、画箭头、个性化符号等方式。3、善用连接语“我发现——所以——”“我认为——因为——”等等。

四、明晰交流流程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开展讨论。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具体讨论的流程,如依次发言、组队、辩论、概况总结。

在低段要搞笑开展课堂交流,让学生明白怎么做是基础。学生既要知道如何听、如何说,还要知道组内讨论的一般流程。

这些经验我想在我今后的课堂上可以尝试一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