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行为
成尚荣指出:“只有将上位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真正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核心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走进学生的素养结构,成为学生的素养”。
柳夕浪认为,教学中那些保留现实生活本来具有的丰富性的情境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品格。柳夕浪、张珊珊进一步提出,由于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故情境设计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提倡体验学习,并将“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称为“素养教学”。
为使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前应该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更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在教学中设计的情景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最后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要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
在What time is it?这课的教学中,我联系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为本课的重点是关于时间和在什么时间做什么的教学,所以数字的复习也很重要。第五单元是关于年龄的教学,现在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刚好是9,10,11岁,通过自由对话,询问学生的年龄,过渡到新数字11的教学,自然流畅。然后通过复习数字,自然呈现新数字12的教学。接着画了一个钟,教学clock。再问学生钟能告诉我们什么,选择time; age。紧接着进行新句型,也是本课的重点句型的教学。感觉自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娓娓道来,比较顺畅,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课文的学习,直接进入。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方式,来掌握对课文的学习,特别是让学生到黑板上贴板书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Liu Tao’s Day的准确顺序。在巩固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板书复述课文;扮演角色,表演课文,并鼓励孩子适时加入自己的语言,丰富课文内容。再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后抛出刘涛是否有很好的习惯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讨论,并适时让学生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这部分的设计很好的塑造了学生的品格,我没有从高大上的关于时间的谚语来总结讨论,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经验来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能让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核心素养具有“可教性”,说明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学生身心的活动,用儿童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参与,实践,感悟来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