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儿,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场,当小女孩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时,便乖乖的站好,紧张地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保安,等待着想象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笑眯眯地问她:“啊!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小女孩儿轻轻的回答:“它叫贝贝”。保安又笑了笑,摸着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儿进来的,但既然来了就不为难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读了这篇文章,我记住了这位高贵的保安,更记住了他说的话。我想:如果这位保安做教师的话,他肯定是一个出色的教师。他懂得尊重他人,他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
作为一名教师,当我们发现学生犯错误时,如能面带微笑、友善地批评,效果会如何呢?一次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班上的毛毛同学却在座位上摆弄着橡皮——把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角,然后拐弯儿,绕着作业本转圈儿。那块橡皮在他看来不是一辆坦克,就是一辆吉普。我走到他跟前,只轻轻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他吓了一跳,连忙用另一只手去保护他心中的“战车”,似乎它真的开到了悬崖上。这时,他发现站在他面前说话的是老师,双手连忙抓起橡皮往书桌里送。“橡皮又没犯错误,干吗藏起来啊?再说还要用它呢!”我一边说,一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尴尬地看了老师一眼,迅速动起笔计算,直到下课也没有抬头。过后我又语重心长地找他谈话,边摸着他的头边笑着说:“吴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聪敏活泼,但是老师希望你把那些多余的精力用到学习上,你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老师相信你。”我从他圆圆的脸上找到了我所要的答案。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足以传递出或善意或严厉的批评,但都可以是甜的。甜甜的批评是出自对对方的尊重和自我较高的修养。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善意的批评往往比粗暴的批评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