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我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一书。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畅读全书后感觉有股清泉涌入心田,仿佛邂逅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其中第一章——平和心态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态度是很重要的。我经常对学生说“态度决定一切”,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但轮到自己,工作一繁忙压力一大就不淡定了,急躁了,焦虑了……读完全书,我愈加明白具备一个平和的心态是多么的必要且重要,只有心态平和了才能身心健康,才能游刃有余的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才能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李镇西老师说,也许说没有职业倦怠感会让人觉得他不诚实,但实际上他最真实的感受就是,他从未有过职业倦怠感。对此我深感惭愧。他是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因为他从始至终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所有学生,所以他从没倦怠过,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和快乐。反观自己,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百分百激情到现在随着年龄的上升和身体素质的下降,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剩下更多的是责任心和爱心。反省自己这些年来多少会有些职业倦怠,以后要向李老师学习,摆好心态,自我调节,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投入毕生的热情,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李老师还说,做一个老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虽然说很多人会从优秀中找到幸福感,但是最原本最真实的幸福感却不一定是从“优秀”中得到的。从教越来越久,有时就会偏离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被工作琐事、学生成绩、评先评优、岗位竞争等事情冲刷了一开始得到的幸福感,所以做老师的幸福感越来越低,抱怨越来越多。老师自己都感受不到幸福感,又怎么能让孩子得到幸福呢?对于如何成为一个幸福感高的老师,李镇西老师的建议是:多读书。的确如此,多读书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和视野,洗涤心灵,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滋养。
作为教师,我要保持平和心态,还要点燃学生激情。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良好的性格特征,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我们要为人师表,保持平和的心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鼓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公正、学会激励、学会赏识、学会呵护;还应保持乐观、开朗、热情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的成长之路。今后我仍将发挥我的幽默特长,每天都让欢笑点燃课堂,让孩子喜欢我喜欢上我的课喜欢学英语。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笑着做老师,蹲着看学生,我们总能在这份平凡又伟大的工作中寻找到幸福感。今后我仍将保持初心和童心,认真做好每件事,善待每位学生,常怀幸福,感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