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的一线带班
——《一线带班》读后感
卢静
今年暑假,一口气看了管老师的两本书,《一线带班》《一线教师》。最喜欢的还是《一线带班》这本书。
正如管教师在序言中所说的“不只是我,每个一线教师,无日不做着大量的琐碎事,它吞噬着一线教师的鲜活的生命,它最不该被视而不见。”
书如其名,这本书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教师每天付出的不为人知的部分,看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是在记录自己身边的琐事,这个过程中他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
书中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孩子?......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有妙招,招招实用。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带班能力,都能从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这本书针对性强,接地气,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
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 第一章中,管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应该怎样抓好开头,需要做好以下六件事情,分别是:向前任老师了解已做的事;向前任老师了解特殊学生;向前任老师了解家长情况;批改前任老师的暑假作业;开学第一天和开学第一课;尽快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前任老师了解清楚班级的基本情况,这样可以让我们及早了解学生,及早制定可行的学习方案,对症下药。
其次,管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做好开学第一天和开学第一课,让我们这学期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头。然后,管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几招记住学生名字的小窍门:给作业本写名字;制订座位表;发作业;请学生帮忙做事情;一起吃饭、一起游戏、一起活动;每天规定自己必须要认识几个学生。
这六招,能让我们尽快熟悉班级里的所有学生,而熟悉学生最基本的就是要记住学生的名字,这样才能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有一种受到老师重视的感觉,也能够让他们能够更加重视学习、专注学习。
第三章,这六点,主要是要让我们重视家长,重视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其实作为家长而言,最希望老师做到的就是能够重视、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我们老师而言,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班、两个班、甚至三个班的学生,肯定会有遗漏学生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要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管老师就教会我们,最好存好所有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觉得老师还是重视自己孩子的,而具体的问题我们可以过后再详细了解清楚,进而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管老师书中这段文字给我触动很大:“99.99%的家长希望听到孩子的亮点,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亮点,都是希望,都是未来。跟家长交流,给希望和未来就能很好地谈下去,给抱怨和失望,给孩子的这不好、那不好,当然不开心,当然要谈崩。我们可以说自己的孩子长得不漂亮,却不能容忍别人说我的孩子不漂亮。因此,彼此开心、彼此合作才是沟通的根本目的。”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因此我们要平等对待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后进生还是优等生,一视同仁,让所有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这一章中我感触还比较大的就是班级“QQ群”的建设。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容易让家长,留下话柄,因此我们教室一定要谨言慎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学生学得安心,让家长放心。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回味了许多,体会到了我们平凡工作中的苦和乐。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得向管老师学习,同时发挥自己的智慧,把一件小事做好、做实,让学生收益,让家长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