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来如此美好》读后感
这个暑期我有幸拜读了包祥校长的著作《教育原来如此美好》。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主要讲的是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跟我们普通老师关系不大,所以兴趣不大。可看了第一部分的几张内容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想要继续读下去。
读完整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部分的“不要让孩子们忘记自由”。里面是这样写的:学校教育不要让孩子们忘记自由。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减轻学生称重的学习负担,需要全方位共同努力,就学校层面来说,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很重要。“学与教”的关系,是学校教学里很重要的关系。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关键在老师。“学与教”的问题,学生遇到,老师遇到,家长遇到,教育专家遇到。就“学与教”的关系而言,有的学生主张多听老师讲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上不完全听老师的,很大程度是自学。老师有的实践以老师为主进行教学,以老师的讲为主;有的运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或相互讨论学习。很多家长的方法倒是比较灵活,也透视着他们的奈,一方面要求孩子们到学校认真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还要孩子依靠自己学习。教育专家们关于“学与教”或“教与学”的研讨很多,几乎是五花八门,结果无非是两种倾向:一方强调以老师为主,一定多讲;另一方则主张学生是主体,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就像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无穷尽的讨论。
我记得德国教育家菲拉·费·比尔肯比尔说:孩子在家里学东西越是自由,他将来在学校里的压力就越小。而一个孩子在家里学习自己动手的机会越少,他日后在学校感到的学习压力就越大,而且是不自由的不自主的。换句话说,在您帮助您的孩子尽量地自己动手时,您就会为您孩子的未来奠定了一个极重要的基础,这事从纽扣开始,而到学校的家庭作业也远远尚未结束。“没有自由就没有知识”,这句话从任何时候来说都是真理,教师一定要给孩子自由,但自由不是放任,不是替代。自由不是让他们在家中做皇帝、公主。学校整体来说真的不是很自由,学校不可能让全体学生那样的自由。自有了班级授课制之日起其实在某些方面就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当然这种限制并不是说孩子没有自由,而现在的应试教育的自由度就更低了。不要让孩子们忘记自由,忘记自由就会把自己的人性忘记了,就会做出许多极端的事。
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