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朴素教育,为了每一个孩子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陈冲     来源:原创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企业工作,从事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两年后我决定辞职继续求学为自己充电,非常偶然的机会我考取了师范院校,这是我与教师结缘的开始,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李镇西老师,他教学业绩突出,是一位闻名全国的优秀教师,但后来忙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抽空拜读李老师的书籍,在今年暑假,学校为我们教师发放教育书籍,我领到一本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为谁》,心中欢呼雀跃。

拿到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籍,朴实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里面短小精悍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而且李老师的话都深深的打动我的内心,在读完之后,我感慨万千。

李镇西老师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实在太热闹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令人目不暇接,各种评比、比赛、检查、培训、会议使人不堪重负,以至于现在有教师说‘抽空’上课。”这样的教育是为了谁?对于目前教育上存在的林林总总的问题,李老师用《教育为谁》这本书为我们做了解答。“让校园宁静些,再宁静些”这是李老师有力的发声。学校只有静心下来做教学,特色才能慢慢凸显出来。朴素比“特色”更美丽,“人无我有”才是特色,而“人有我优”只是亮点。李老师强调:特色的形成需要实践,也需要时间。也就是说,特色是“做”出来的,不是“提炼”出来的;这种“做”是一种长期坚持与积淀。那种为特色而推出的“特色”,都不是真特色。

学校的教育是为了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我们教师的工作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教育必须针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并满足他“自己”需求——性格、兴趣、智慧、能力等各方面的独特性,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时刻关注并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成为这个孩子一生的发光点,成为他一生的自豪所在。李老师关于孩子个性的发掘和培养的描述深入人心,让我深刻的体味到教师职业的使命感,我们必须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因此而受益一生。

让教育回归它本来的朴素面目,教师静心教学,学生才能悄然成长。朴素教育就是“有趣”加“有效”的课堂,教师语言要诙谐有趣,注重师生互动,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让教育的痕迹尽可能淡化。朴素教育才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这才能为了每一个孩子。

    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继续拜读李老师的著作并努力践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