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末,我和你们一样怀揣着期待步入了横小大家庭,这一切仿若昨日,记得当时我和几位新入职的同事一起端端正正地坐在会议室聆听全国优秀教师杨银娣讲述她感人的教育教学事迹。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3年,回首自己走过的教育教学之路,曾语数包干过,当过班主任、学科组长,担任过级部主任、教导主任。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当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是我初涉杏坛的志向。工作头几年,我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晚饭后走进学校阅览室充电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笔尖飞舞,笔记本上摘录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学案例。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工作第三年,我终于获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区级公开课机会。倾注了心血的那堂课得到了原教研室徐伟健主任和片视导员的好评。领导的肯定让我觉得自己离优秀的语文教师又近了一步。往后的日子,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向书本学更向名师学,抓住机会承担各级各类语文公开课,一次次的历练让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也收获了武进区语文骨干教师的称号。
就在我奔跑着追梦时,突如其来的事件终止了我既定的行程。2011年新学期开学,学校领导突然找到我说,课程改革有序推进,但综合实践课程还是一块坚冰,是块难啃的骨头,希望我在做好语文教师的同时,兼授综合实践课。时间紧迫,要我马上着手准备参加区小学综合实践基本功竞赛。那天,我走出领导办公室,心情跌落到了低谷。语文教学,熟门熟路。综合实践,半生不熟。面对角色的转变,是接受还是推诿,这让我陷入了徘徊矛盾。思前想后,我还是说服了自己,学校要在课改中有所发展,作为党员教师要勇立潮头,教海探航。再说,转变角色,挑战自我,何尝不是一种发展?
可当网上公布竞赛时间后,她再一次陷入了矛盾,因为比赛的时间与她中高职评的时间发生了冲突,职称关乎到个人的利益与名誉,于情于理对个人更重要。本想以此事推掉比赛,但是领导的信任让我咽下了准备好的一席推脱之言。职评是个人事,比赛关乎学校,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默默地将职评往后挪了一年。为了应战首轮的理论素养测试,半路出家的我咨询专家后自掏腰包到新华书店购置了相关的书籍充电。走在路上咀嚼要点,躺在床上回忆案例,仿佛又回到了苦涩的自考岁月。为了备战第二轮的教学设计比赛,我预先设计了好几种课型,恳请学校组建指导团队,对每一种课型把关提意见。最终我在第三轮的课堂教学中脱颖而出,以武进区第一名的身份获得了参加常州市比赛的资格。
短暂的欣喜后,我陷入了深思,市比赛高手如云,自己能走多远呢?我主动向学校提出给自己多排几节综合实践课,积累教学经验;我拜教师发展中心钱新建主任为导师,开阔教学眼界。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请钱主任以及原常州教科院的张小亚老师来校指导,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课堂,语文味太浓,方法指导粗线条,学科特质不明显,必须整改。是的,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教法与规律,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未必是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老师,为了尽快掌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奥秘,我把十多年积累的语文教法从脑袋里清除,就像娃娃学步,从零出发,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录下来,针对专家指出的问题,反复观看视频,一点点找茬一点点修正。自我否定,自我提升,自我修炼。为了准备自己不擅长的才艺表演,赶鸭子上架自费学习葫芦丝和傣族舞,回家根据老师的授课要领,吹完跳,跳完吹,反复着枯燥机械的练习。付出总有回报!四轮比赛,过关斩将!我获得了常州市综合实践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凭着执着与韧劲,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踏实。2013年,我与省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组队编写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2014年,南京金陵附小新书见面会上,我以编写者的身份执教了展示课,受到了省教研室万伟博士的褒奖,得到了全省小学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的称赞,当年还获得了常州市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2015年,连云港首届中国STEM教育国际论坛交流会,我有幸与美国、台湾教师同台献艺,执教的示范课被评为优质示范课。2018年在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会上作为全省骨干教师执教了一节优秀的展示课。8年来,我执教省市区级观摩课共计12节,各类讲座共计6次。在此期间,我有幸成为了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中心组成员,武进区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研员,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专业成长的认可也是鞭策。
近年来,在我的努力和带动下,学校逐步构建了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常武地区优秀的综合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六名综合学科教师老师获区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三名教师走出去到更高的平台进行教学展示。学校多次承办区级综合实践教研活动,我多次在区市教研活动中进行介绍经验。综合实践教研组获得区优秀教研组和市示范教研组。《美丽从头开始》《横山桥水芹的研究》《面面俱到》等十多项学生研究性成果获区、市特等奖、一等奖。学校被批准为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地,指导帮助、辐射引领着区域内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实施。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教海扬帆23年,不忘初心,顾全大局,凭着爱与责任,且行且成长,2003年获得常州市优秀班主任,2008年获得武进区十佳爱生标兵,2009年获得武进区十佳魅力辅导员,2014年,获得常州市教师华英奖。2016年,获得常州市师德模范和常州市首批“突出贡献人才奖”。2018年获得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每次接过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证书,我都会提醒自己“荣誉仅仅是对工作的认可,教师的荣光,唯有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才算真正的成功!”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能给大家送去一丝正能量,亦如当初我听了杨银娣老师讲述的那般,热血沸腾地激励自己定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负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最后用电影《无问西东》里的这句话与大家共勉“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