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我的课程故事——学会真诚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汤晓丹     来源:原创


我校的《品格养成》校本课程投入使用两年多了,内容包括真诚、守纪、宽容等小学生必备品质。在使用过程中,我将其内容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七色花”的故事构建班级文化内涵,在班级内倡导形成“善良、真诚、团结、进取”的主流文化,又将其中的“学会真诚”定为重点学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诚待己,班级公约在我心

即正确地认识自己,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我、规范自我。班委小王,个性开朗,善于交流,做事能力强,在同学里有一定的威望。可是在一次美术课上,她偷拿了别人的彩泥还不承认,被美术老师当场揭穿。面对这件事,我没有把它扩大化,单独批评教育了她,同时跟她家长沟通,讨论用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让她意识到错误。

一次班会上,我又重新选取了“七色花”的片段进行分享,并问道:“如果你是珍妮,会不会利用神奇花瓣去得到他人的东西呢?”孩子们纷纷发言,“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七色花是用来帮助别人的”……自此以后,七色花花瓣不仅是美好品质的象征,更是有了“实权”:任何违反班级公约的行为,都会扣除相应的花瓣,改正后方可重新获得。当然,良好的行为是可以得到花瓣奖励的。这样一来,每个学生既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骄傲、自私、斤斤计较等不良风气渐渐消弭,不良行为大大减少。七色花似有魔力,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了“真诚”的种子,让他们明白:建设健康的班集体,必须从自己做起,以班级公约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二、以诚待人,七色花瓣唤醒美

真诚地对待他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掌握正确的原则,协调与他人的矛盾。个别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障碍。小彭是个调皮的孩子,破坏纪律、欺负同学,没有人喜欢他。为此,我也教育过他很多次,可是收效并不大,倒是让他越来越学会老师面前一套,背后又一套。我只能借助七色花的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不良行为监管员,也是文明行为的发现者。每天,可以利用绿色花瓣“净化”不良行为,遇到一些让自己感动的地方,记在黄色花瓣上,第二天晨会课上与大家分享。

一次,有个同学在黄色花瓣上写下了小彭把三角尺借给了他,自己却没能及时完成作业而受到批评的事,大家都惊讶极了,纷纷向小彭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而小彭呢,从最初的惊讶变成了惊喜,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真的有“调皮大王”吗?不是的。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被神奇的七色花捕捉到了,在每个学生心中放大。学会真诚地对待他人,在这一刻,再次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不仅小彭开始改变,其他学生也意识到自己不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同学,班级逐步形成了亲密的人际关系。

一个真诚的人,对内严格要求、善于自省,对外善良宽容、热情大方。真诚,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重要品格,也是立身之本。将《品格养成》课程中的“真诚”加以研读、重构,使其进入到班级文化的创建之中,远比一两节班会课来得更为有效,具有更加鲜活和持久的教育力量,也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想,这就是品格“养成”的应有之义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