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19.9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李婷旭     来源:原创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今年教一年级,感觉每天忙碌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家长辅导作业的各种矛盾中,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救火队的队员,忙于扑灭各种按部就班的星星之火。很少有时间抬头看看教育的天空,去思考我为什么这样忙碌?我要怎样才能不忙碌?我要带着我的孩子们去向何方?最近读了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演讲集子《教育的目的》,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在书中指出,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出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也对刺激做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醒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能力,必须即刻就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学生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一条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教育规律。是啊,如果我自己作为教育者,都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教学,仅仅做着“传道授业解惑”,让自己在没有乐趣的教学活动中被动劳作,那么我的学生又何来学习的兴趣,创造性的学习?又怎能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所有并形成能力呢?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展开他们美好人生的起始阶段,是我作为小学教师的职责。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我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间教室内几十个孩子他们每日的思想和生活。为自己的身心负责,也就是为孩子们的身心负责。

为什么这样忙碌?因为我有责任心的同时,却没有找准一个努力的点,试图普遍开花导致我应接不暇,因此我要做的是找准每个学生近期,远期的努力点,也是我的着眼点。找准本册、本单元课文最应达到的点。

我要怎样才能不忙碌?找准目标,善于与人合作:着力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家长随时知晓孩子的学习状况,家校合作达到共赢;善于学习与借鉴同行的经验,互帮互助。

我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让学生成为乐意学习的人,成为会学习的人,成为快乐的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