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虞银     来源:原创


                                        《观察物体》教后反思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因此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

       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首先通过课前师生互动伸左右手与教师打招呼来复习辨别左右,为本课所学知识作铺垫再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采取了4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方式,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上观察布娃娃这一例题,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只玩具娃娃,然后让学生分3个层次进行观察:①本位观察;②换位观察;③全面观察,并一边观察一边和组员交流自己看到的形状。始终围绕“让学生自主参与,深刻体验”这一宗旨,将学生单独学习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新知探索的全过程。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本节课学生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了,不过学生活动的有些没有章法,如换位置观察物体这一活动。四个小组只有一个小组做到

    了老师的要求,每换一个位置观察后和组员说一说,再换位置。其他三个小组基本就是走一圈下来。我想虽然低年级还没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但与老师的指导是否得当离不开,对于低年级的小组学习我们应该做到更细化,并做好示范,这样才会"活而不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