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有感
工作第七个年头了,整天出入教室与办公室之间,虽然是以数学主课老师的身份与孩子共处,但往往忽视了作为班主任所应该知道的班级管理之道。近日读了关承华老师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一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书中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让学生服你的理由: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服;高明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折服;爱的温暖与滋润---让学生心服。
今年任教一年级,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只有用宽厚的胸怀,用心去爱学生,理解学生,给予他们平等与真诚,才会赢得他们不设防的心服,才能真正“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一、关注孩子的道德底线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一个既敏感又现实的难解之题摆在面前,即:分数和孩子的道德品质哪一个更为重要,哪一个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刚从教的几年,我是一个很重视分数的人,但是渐渐地我发现教会孩子做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其实,从我们的孩子身上,一定可以看到家长的影子或者家长教育的痕迹,不管我们的孩子是否有进步,家长们永远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这就引起我们思考:社会、学校、家长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的道德底线,而不应该是分数或者学习成绩,道德起点的高低对孩子们的一生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班里都会有成绩落后的学生,但是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并不能以单纯的学习成绩为标准,而应该包括习惯、品格、情感、意志等等,只有关注他们内心的道德底线,才能真正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的“量”上对老师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且不说这一桶水够不够用,就是这一桶水的质量,如果长期不更新,成为一桶死水,也将因不被汲取者接受而成为废水。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但是,如果我们一味的看到学生进步的结果,而不关注他们进步的过程,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间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让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每一位人师都应该学会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鼓励他们每天前进一点点。
三、用爱写就的学生评语
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尊与自爱心,我们要精心地呵护。因此,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模仿,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有时辛辛苦苦的工作方法显然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其实更需要的是多一些心灵上的沟通、理解与尊重。用爱与温暖滋润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