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借助思维导图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文     来源:原创

课程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本质和内涵就是两个“全面”,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的课程建设就是要创设适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习的动力。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日常教学中要用课程视眼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丰富的数学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4月的某一天,数学课执教内容是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苏教版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涉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学过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用画图、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用列举、转化等策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还掌握了解决问题策略的一些过程,六下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再教学新的策略,只要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了。所以课开始我就按照书上的4大板块进行教学: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分析题意,明确解题思路;列式解答并检验;回顾总结经验。学生安排这样的流程很顺利的完成了例题,并回顾总结了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般流程和经验收获,接着书上的练一练及练习上的题目做一做,一节课很顺利的完成。可是你会发现学生这节课的收获就是会做上课出现的题目了,置于思想方法有没有什么提升只能从解题中获晓,课后作业显示效果不佳,只要题目稍微变化一下,学生就不会解决,而且上课的积极性很差。基于上面的情况我想能不能用课程的眼光来设计这单元的教学呢?于是第二个班我就大胆尝试了一下。

课前我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收集整理了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具体内容包括:学过哪些策略?学习这些策略的一般流程有哪些?每一种策略下编写类似的题目,小伙伴之间互相出题练习。课前有了这张思维导图,上课时先让学生上台复习已经学过的策略,并提出每一种策略的特点,接着同学之间互相交换思维导图做相关的练习,并由出题的同学批阅,最后我出示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策略的题目,分层进行练习,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解决问题策略。

在课程视眼下进行教学,不仅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性换给学生,还可以系统的掌握相关知识,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