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培育站活动是学员教学评比,低段和高段各2个课题,每个主题同课异构,本次活动我也积极申报上了一节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射线、直线和角》。
这节课是概念课,射线、直线的概念即抽象又难描述,很难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延长。所以这节课我采用想象来理解射线、直线的特征,课开始通过激光笔射到手心,再激光笔射到墙上,感受到这两点之间是一条线段,接着让学生想象,若没有任何遮挡,光线足够强,那这光线会射到哪里?学生展开想象,说会射到天空、宇宙等反正没有尽头。再放手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在画中感受到射线一端可以无限延长,并在作品展示中揭示射线的画法。射线的画法完全来自于学生的作品中,在加工完成中得到。有了射线的认识,直线就容易多了。这节课上下来感觉知识零碎,学生感悟不够,老师讲得太多。
蒋校长的一席话让我很有触动,他说:“设计学习活动,在组织学生交流反馈时,基本采用一问一答,没有给予学生互问、互答。”回想我这节课,我想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射线,预设:第一层次:对比错的(画的是一条直线)和对的画法来突出射线有一个端点;第二层次:各种正确画法,找到它们画法的相同点,第三层次:揭示射线的画法。预设是上面的这样的,可是自己在教学时呈现出来的就变成一问一答,整个课堂就感谢老师讲得太多,学生上的很压抑,回答也不出彩。
究其原因:平时的课堂教学太随意,生怕学生不会说,生怕学生没听到,所以习惯性的重复学生的回答,没有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经常打断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言表达也需要强化和规范,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说:“我觉得┄┄;我的想法是┄┄;我不同意他的想法,因为我觉得┄┄”,学生回答时不仅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更要说明自己的理由,这样的回答才能出彩,才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培养起来。
那如何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蒋校长给予了指导,第一层次:收集学生资源,同时呈现,你看得懂吗?你欣赏哪一张?第二层次:欣赏的那张学生自己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三层次:总结这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第四层次:你能结合刚才的过程再把自己的想法完善。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1、学生思维状况,序列化的表达学生的思维。2、教师语言的引导要规范。3、学生活动不能过于形式、机械、点状。4、有层次的展示学生作品,促进生成资源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