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走进绘本 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卢静     来源:原创

走进绘本 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卢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关注到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而如何使绘本故事走进学生,使学生通过阅读,不但能理解故事,积累英语词汇,还能真正达到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是我们所面对且需要深思的。

曾有幸听了一节“跟上兔子”系列的绘本课Can I play with you?课上学习氛围热烈,学生们兴趣浓,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流利丰富,令我印象深刻。执教的教师对绘本的钻研深入,引领学生在“听声音、猜故事、演绘本、思问题、悟情感”中充分感受绘本主人公Little Elephant情绪的转变和故事走向。上课教师从语言学习、思维拓展、情感体验三方面推进教学,深挖绘本素材,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是一节值得令人学习的优秀课例。

这节绘本的内容大致是说动物们都在玩,Little Elephant也想加入,但他粗鲁打断别人,抢玩具,惹得大家都不想跟他玩,最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改正问题,小动物们也愿意和他一起玩耍的故事。

在整个文本的处理过程中,教师思路清晰,三条主线——语言学习、思维拓展及情感体悟十分明确,充分发挥绘本阅读优势,使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得到训练和提高,从而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在绘本教学前,教师肯定要寻找稍高于学生已有词汇量或语法的绘本内容。因为当新的语言知识通过绘本故事串联成一个整体,完整展现出来时,学生的阅读过程就是将新旧知识融合的过程,最终使一个个新的词汇,新的句型在反复认知、理解中变成可以熟练运用的老词和句型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多多接触语言词汇、记忆语言交际的使用情境,才能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教师在处理绘本时,要采用适合学生当前水平的教学方法,展开学习与交流活动,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运用能力的目的。

1. 整体阅读,互助学习,感知语言

在泛读故事阶段,通过让学生以自读、伙伴读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针对教师问题,相互交流,整体感知语言。

片段1 Q1: Where are they?                      S: In the forest.

Q2: What are they playing?  You see, the foxes are playing hide and seek. What about other animals? You can talk with your partner first, this sentence can help you: ...is/are playing...

Q3:T: They’re playing happily. But look at the little elephant.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Why is he crying?

从与之相关内容入手,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泛读,能对故事内容有大致了解,并且初次接触本册绘本故事中频繁出现的句子“I want to play …” “Can I play with you ?”的表达形式。这种阅读方式简单、针对性强、见效快,易于学生接受。

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积累而成,最初可从由老师指导、带着读做起,慢慢形成能力后放手,将阅读、思考、提问、回答等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主阅读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每一个可训练的机会,强化语言能力的训练。

整节课上教师安排学生以pair work、group work等讨论方式,创设互相交流、主动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绘本学习汇报,共同建构语言知识。

2.细节研读、理解故事、学习语言

教师利用课件,以图文结合方式,让学生对每一幅图进行细致观察,之后师生交谈,学生把反馈的信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贴在黑板上,根据故事发生、发展过程,将文字与图片进行匹配,最后,教师顺势带领全班同学以复述形式对此环节进行评价。这样展现出故事的完整环节,在自读基础上开展全班性细读,教师将问题抛给各层次学生,师生之间展开交谈,进而达到深层阅读。排序活动检查了学生对故事思路、脉络的把握,复述环节则锻炼学生的语言记忆及表达能力,这些都能很好地体现语言的学习与记忆、语言知识的完好对接。

3.语音输入,跟读模仿,关注语感

教师在解析文本中重点关注语音,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给予更多的有针对性的关注与指导。英语绘本大多语言精练、幽默,语言结构形式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音韵说,带着节奏说,带着句式说,进行模仿创编,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解决阅读问题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感知人物情绪,模仿人物的语气复述和表演故事。

片段3  T: If you’re the monkey, what will you say?             S:...

Listen, what are they saying?

播放:What are you doing, Little Elephant? Go away!    

Teach: go away 加动作 (手势让学生区分,再模仿朗读, 请2名学生夸张地表演go away)   

T:Well done, class! So what does Little Elephant do?   

6.Guess the meaning of  “leave”     

T: Here’s a new word, let’s try to read. It’s “eat”, ea—    

Who can read?

Tip: When you meet a new word, don’t worry. Sometimes pictures can help you. So do you know what does “leave ” mean?      S:离开,走开

阅读是一个个体理解、学习、内化、体验、感悟文本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相应的时间,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走进绘本,并保证他们有学习、辨析和修正的学习过程。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通过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及方法,强化对故事文本的理解,对重点功能句的记忆。

4.角色扮演,再现故事,内化语言

教师出示道具;卡通头像、篮球、玩具等,请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个情景,模仿小象和动物们进行表演。教师设计这样的输出、表演、展示的平台,意图在于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深入理解语言,体验语言,习得语言;同时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在展示的过程中,与他人相互学习,找到自身不足,寻找到成功的喜悦。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片面地强调语言学习的工具性,而忽视语言学习的人文性功能,单纯地将教学要点只放在处理词汇、句式、语法知识的学习上,那将大大削弱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

教师在课上应避免说教式讲解,要激发起学生的思维,通过预设导向性问题,激发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图示,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预测、比较、联想、分析等,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无论是来自图片或是文字中所传递出的信息意图、观点和情感态度,实现语言学习的双重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