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有感
今年我第一次做四年级班主任,虽然说这个班是我一手带上来的,但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学生。我们班存在好些比较难管理的学生,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够得上“问题学生”,但他们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态度比一般的学生肯定要不好些,总是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如何管理这些学生成了我最大的难题。此时,我刚好看到办公室有本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可以帮我解燃眉之急。
这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问题学生诊疗的基本思路”、“专题研究”、“校园专家”。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王晓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学生是“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思路,怎样才是正确的思路。真正实用的是第二部分,这部分是对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王老师分别从“纪律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和品德问题”三个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第三部分是“培养‘校园专家’”。他认为,可以把问题学生分为三级。一级问题学生的问题班主任就可以解决,二级问题学生需要交给“校园专家”处理,三级问题学生是问题最严重的,学校也解决不了,要交给公安机关或心理医生等去教育。
我们班的主要问题是上课听课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几个好动的学生,他们总是听一会,玩一会。因此,我重点阅读了专题研究第二节“学习问题”中的“不注意听讲”部分。
书中详细叙述了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的几种情况。一是对于不注意听讲,但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又分不同的类型,有些是已经会了,不耐烦再听一遍;有些是课外父母会再给孩子补习一遍,听与不听结果一样。二是对于那些不注意听讲成绩又很差的学生。他们中又分两类,一类是有能力集中注意力听讲的,一类则属于本身能力原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
在这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类型中,让我最头痛的是有能力集中注意力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听讲,从而导致成绩较差的学生。王晓春老师提到这些孩子有的可能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的由于基础太差听不懂,有的则是因为习惯懒惰不爱思考。经过对本书的研读,我觉得对这些孩子我应该更加耐心。对基础差的孩子我可以给他们设计独特的作业,让他们慢慢跟上班级的脚步。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则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上课多推问,下课多检查,让那些习惯懒惰的孩子动起来,习惯思考,习惯提问与回答。
阅读了这本书,我似乎在迷茫的中高年级班主任学习实践中找到了一点方向,也许它并不能帮助我立马解决现实的问题,但至少我能够开始用心去思考。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能做得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