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剧场是提升英语朗读能力(口语阅读流畅度)和朗读体验的有效路径。明确读者剧场的操作步骤,然后结合四次递进式的阅读教学实践过程,阐述了如何基于课内外教学素材,有效地开展读者剧场。
1.示范讲解
在最初开展读者剧场时,教师需口头解释读者剧场的含义与操作步骤,最好能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
2.合理选材
剧本素材难易度需适宜,以学生能正确识别 90% 单词为佳。剧本素材可以是小说类,也可以是科普类、诗歌、歌曲等体裁,课内外选材均可。剧本长短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而定,篇幅可长达几个段落或几页。剧本以第一人称为佳,可由教师或学生改编。
3.语言准备
确定剧本台词后,教师首先让学生熟悉故事或话题背景,并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然后教师做示范朗读或播放剧本的原版音、视频,引导学生从准确性、自动化、韵律化等方面关注如何进行流畅性阅读。
4.分工合作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分组,每组以 4—6 人为宜。台词本上需注明分工与合作情况,并配以不同颜色进行强化。为了提升团队凝聚力,教师有必要设计多次齐读的机会,即组内所有人同时朗读或重复朗读剧本中的重点词汇或句子,体现剧本内在的语义表达。每组的角色分工可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或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分配适合的角色。
5.自主练习与排练
角色确定后,教师应留给学生自主朗读与小组排练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朗读的准确性、语速、语气、语调、意群断句、表情、肢体动作以及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以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与表现力。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肢体语言,如背对观众表示暂时离场,还可用声音模拟风雨声、鸟叫虫鸣等,也可借助或创造一些简易道具,如站在凳子上代表站在山上。
6.表演与评价
排练好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表演展示,同时还需要为每个听众提供针对每个角色的评价量表,评价维度涉及(1)学生的参与度;(2)朗读的清晰度与准确度;(3)音调、重读与表现力;(4)恰当语速;(5)恰当体态语与表情;(6)团队合作与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