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的准备,一节课的展示。对于任何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磨练的机会,同时我也非常珍惜。我磨课的内容是一篇绘本故事“Home is best”,这节课我也是去年我上的一节区级公开课,教案相对来说比较成熟。
本课为绘本阅读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语法知识点在内,于是如何开始挖掘文本信息便开始了。如何在绘本与教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学过的知识挺多,但缺点在于不会表达,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勇于表达,并且会表达,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找到主要思路之后,如何进行整合便开始在脑中进行不断打撒,不断整合。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落实到每一步的具体设计。设计之后进行步骤的反复推敲。然后是教学语言的组织,板书设计,学生资料设计等等。
一节课的设计在前15分钟需要把本节课的新知解决掉,接下来15分钟进行情景设计的环节,最后5-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知识输出。一节合理的课应该是如上安排。但在阅读可当中的具体操作时怎么样呢?阅读课中可以根据学生能力,适当地调整时间,但基本的时间不变。在浅阅读环节设计情境导入阅读。在阅读中可以有初读,设计简单问题;细读,细化文本信息;全篇阅读,设置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阅读课中,除了要听音,说说等,需要有一个让学生内化阅读信息的过程,学生要默读,只有默读时才更能体现学生自己主动内化知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阅读后活动,可以进行情感的渗透,然后阅读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