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和拉教学反思
十月是忙碌的一个月,有联合调研,有片公开课。这次我选择了二年级的一节课作为我的教学研讨课。在上片研讨课前,一次一次的磨课是必不可少的。算算教龄我已经是有八年的教学经验了,在这几年中我有成长,有收获。回顾这几年,我发现我的一次一次的成长与磨课是分不开的。磨课也是一个磨人的过程,在一次一次的磨课过程中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怕上课,磨课到现在的坦然面对甚至有点喜欢。以前的我上完一节课,对自己上的如何只有简单的一个感觉,顺与不顺。现在上完课后会有更多的思考,关注点不再集中在自己上面,会思考一些学生的情况。教学设计怎样能与学生的学情更佳切合。用怎样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或是改变学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关注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还要考虑课的科学性,探究性。
在选定课后,我先把二年级的教参拿来仔细地研读了一番,主要是关注这整个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这一课在一单元中的地位,和这一课需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还有这一单元学生有着怎样的前概念,通过本课本单元的学习,他们的认知水平又要怎样一个阶段。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后,再来设计我的课。在设计课的时候我还借助了一些别的力量,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同类型,同题目的课,一节一节地仔细观看,分析他们的教学重难点,以及为了达成他们的教学目标用了怎样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在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达成同一目标。教学的设计是多样的,活动也是多样的。可以说有异曲同工的作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我把在好课中看到的好的地方都吸收到了我的教学设计中,但是这样一个教学设计在实施中遇到了困难。我的活动设计地太多了,整堂课单看每一个活动,很好。但是结合在一起看显得课堂热闹,但华而不实。学生浮于表面有很多体验,但是缺少了思考探究。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建议对课做了修改,减少了一些浮于表面的活动,注重了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但是缺少了层次性。在经过第二次试上后,在王校长的帮助下,对课进行了重新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活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构建概念。每一次的磨课我都在成长和收获着,最后在片教研活动中展示后,我发现我的课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在讨论中有了新的思考。这也是一种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