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珍     来源:原创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

                                                蒋珍
    读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实录,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数学在华老师眼中就是有趣的游戏。每节课都会以一种合情合理的方式导入。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课堂实录中的玩。“多位数减法练习课”课堂导入——密码箱导入。“角的度量”以学生生活中实际的玩具——滑滑板导入。“游戏公平”更是以游戏贯穿其中。无不体现着数字的游戏,游戏中玩,游戏中学,真实一种惬意与享受。

华应龙老师课堂的另外一个特点——语言经典。华老师在上《圆的认识》一课中经典语言指导:“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 ,“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角来比,真不简单!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我提议大家再次鼓掌!”,“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佩服!”,”“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

在课堂中华老师也善于引用经典。《圆的认识》引用华罗庚的语言: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的千金难买回头看。《你会用计算器吗?》中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经典本是精华,数中加经典更是典范。

每节课都是“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四个环节。从华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堂好课必须要有课前的充分的研读和精心的思考准备。不光要研读教材,更要研读涉猎与本知识相关的更深层次的更广泛意义方面的书籍;还要研读学生,换位思考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课堂反应。从本书可以看到,像华老师这样的大家每上一次课都要进行那么细致入微的“课前慎思”,那我们不更应该去储备吗?

对于每节课的实际教学设计,要考虑环节设计,考虑教法,考虑语言提示,更关键的是要考虑学生,心中装着学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指导价值。    

课堂反思,我们要真正利用起来。即便只是一点遗憾,用一句两句写在备课本的右侧,足矣。深入的深刻的反思如果我们真正利用起来的话,相信我们的课堂会有改观,一定会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