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0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轶群     来源:原创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是轶群

近期,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 他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世界各地许多教育组织的顾问。他写过9本书,其中包括《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天才是这样培养的》、《孩子好动症神话》等。他经过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了这本书,他的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在学习上学不会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资聪颖的。人的智力有七种主要类型,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的某个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这七种主要赋类型是: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内省)。孩子们的天赋类型互有差异,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正是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和方法不适应孩子天赋类型与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导致千百万孩子惨遭学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明白到,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上是不一样的,是各有侧重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谁聪明,谁愚蠢,仅仅意味着孩子在不同的方面的智力不一样而已。应该让孩子顺应自己的才能趋势走最适合自己成长的路,要因材施教,要尊重孩子的个性。

尊重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赞美每一个学生是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学习成绩很出色,但让所有学生的闪光点得到认可,让所有学生都体验成功地感觉,让所有学生都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育需要我们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无论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的滋润下,“另类学生”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无论进步、落后,都不要让我们的学生经常生活在否定中。一个学生如果很少得到表扬和激励,总是受到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进而自暴自弃。关注缺点,只会让学生在充满挑剔的眼神下,变的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绝望;关注优点,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取前进的动力,奔向成功的彼岸。

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在《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这篇文章里就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观点: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兴趣越来越大,就说明教育成功了。

本书还提醒我以后对那些能力弱的孩子该少些偏见,多些耐心、爱心,尽量发现每个人闪光的一面。老师应该是让他把他的长处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得到长足的进步的引路人。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在实际工作中能以此为准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对于孩子产生各种不寻常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们要加以保护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创新的火花,并做引燃者。不要把孩子的种种“幻想”和“发明”,斥为“胡思乱想”和“不务正业”。在工作中,要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孩子,要从他们不经意的小事上注意到新的东西,及时抓住,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更多的“达尔文”“爱因斯坦”能健康成长。

让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