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每个班级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因此要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有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每次带着教材与教具走进教室,他们都会开心的围到我身边,看着漂亮的教具惊奇而羡慕,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出他们对美术课的热爱。我想: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对来说,有的学生胆子比较大,我时常叫他们上台代替我,给同学们讲,他们对课堂内容相关事物的认识,让他们在"教"中参与,让自己也尝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时候小老师带来的帮助还真不少,他们的兴趣爱好相通,接触的事物相似,所以他们之间交流起来更容易接受,小老师还能帮我管理好他们的纪律,有时候我只是在讲台上换了个角色,是学生是解说员。
在客厅上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断去创造,最终体会到了成功拓印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展评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
学习本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收获乐趣,才是学生最想要的课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