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两颗心的距离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羽     来源:原创

两颗心的距离

——记一次与家长交流的随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关系人。布朗芬布伦纳的儿童生长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发现,个体的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所以,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要想办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的理想状态是与学生家长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类家长和老师平时也许没有太多生活上的交集。但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始终保持着互相理解、支持、帮助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双方都会感觉很舒适,这也是家长和老师之间最适合的“距离”。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能主动和老师沟通,老师发现了问题向家长反映的时候,家长能冷静倾听,用积极的心态和老师探讨,意见一致就寻找方法;意见不一致就先统一思想,不抱怨、不挑剔、不推责。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不单单是成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老师和家长靠得太近,孩子也会对老师失去应有的距离感,老师的教诲就会丧失教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尤其是中国家庭教育不太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孩子在学校才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规则意识,可能会因为它的“阿姨老师”、“叔叔老师”而失去成长关键期;走得过远,又会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之间找到真空地带,在那个地带他可以做回婴儿,无所惧、无所畏惧。

老师与家长就像雨伞的伞骨,既要互相支撑又要保持距离,才能给孩子撑起能够遮挡风雨的大伞,保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