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随想
整个10月份都在进行拼音教学,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感想。
新教材中,拼音的教学设置呈现了量大时间紧的特色。每节课不仅要学会认读,识记字母,还要学会拼读相关音节,这对于从未学过拼音的孩子,或者接受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一部分已经提前学习拼音的孩子又不那么爱听课了,因为他觉得自己都掌握了,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设计都是一个挑战。
课堂上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情景导入-认识(复习)拼音-书写-巩固练习(说话或选拼音组词,游戏过关等)-念背儿歌。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教材,又能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课堂上,部分学过拼音的孩子,热衷于选拼音组词,游戏过关,这样既能扩展词汇量,又能帮助没学过的孩子记住当下所学的拼音,一举两得。
低年级的孩子专注的时间不长,拼音字母又是抽象的符合,是一种识字工具。孩子学起来会觉得枯燥又难记。多种方式帮助孩子认读拼音是非常必要的。游戏是低年级孩子喜欢的一种方式,通常每节课我都会设置一种拼音游戏,比如摘苹果,打气球,采蘑菇,送信,猜谜语,找朋友等等,在游戏中学,孩子们不仅学习情绪高,注意力集中,而且更能记得牢。
一般教学过程是先认读拼音,再书写。我在教学拼音后的第二周开始,就将认读和拼音书写结合起来,有时候先读再写,有时候先写再读,这样都能帮助孩子巩固记忆。读写结合是必要的,经常发现一些孩子认读都很顺畅,可是书写却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要把大脑的思考落实在手部动作,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的书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拼读也更流利了。
请会的小朋友做小老师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让先行的孩子带动后行的孩子,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当拼音都学习的差不多了,我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全班孩子做小老师,他们读一句,读对了老师跟着读一句。就这样,孩子学习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准确性还更高了呢。
另外,区分形近或者音近的拼音,一直是一个大难点,比如b-d,p-q……我用了各种小口诀,反复念口诀,不仅如此,我还经常采用我念口诀,生说字母等方式,帮助孩子区分。给予孩子办法,其实比直接告诉孩子结果更有效。在很多时候,我会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记住,比如ie,ei的区分,孩子们自己提供自己记忆的办法,有的说,根据复韵母发音的办法来区分;有的说,可以儿歌来区分;有的编了小口诀;有的组词记……办法远比老师的多。也许,孩子自己提供的办法,更适合孩子呢。
虽然是第一次教拼音,我在努力自学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乐趣。拼音教学是情和智的统一,只要肯动脑筋,有一颗童心,定会事半功倍,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