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数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之感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文     来源:原创

最近学校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沙龙,所以抽空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接下来讲讲我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整合是课改中的种新思路。在新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力求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教学中,突破学科章节限制,把相关知识、相关学科与相关现象综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及评价等要素之间进行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效应,这是课改中的新理念,新尝试。

我们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氛围浓厚,受其熏陶,在数学领域我们也尝试着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整合,如,一年级学生教完0——10数字之后,我们开展了数字成语、数字诗词系列活动,首先让学生收集学习相关的数字成语、诗词;其次把这些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可以是绘画、数字卡片等;接着,班级里举行数字成语、诗词的PK大赛,看看谁朗诵的好、看看谁讲解的棒、看看谁背的最多!最后把优秀作品展示在数学文化长廊上。通过这个数字的研究性学习,孩子们不仅感到了数字世界的神奇,还觉得成语和诗词也是那么有趣,逐渐喜欢上数学和语文课程。再如,五年级上册教学了面积单位《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都是形容比较大的面积,书上通过体验走边长100米,在熟悉的环境中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平方千米的教学就借助几幅图感受到面积很大时用这个单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两个面积单位的认识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认知的,那怎样让孩子亲身体验呢?我们准备结合当地的旅游景点或者孩子们曾经旅游过的地方展开研究,首先,让孩子们利用假期重温当地旅游景点,通过自己亲自走一走、游一游、看一看等方式感受景点的大小及风景的特色。其次,游玩之后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图主要是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文主要介绍风景区的大小,旅游特色、美食简介等。接着,班级里分享我游玩的足迹,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所悟。最后,优秀作品展出。

我想这种研究性学习,符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里面提到的“课程开发要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通过研究性学习和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让数学更美,使学生更爱学数学,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在数学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多开展些研究性学习,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