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教育随笔
低年级课堂教学语言童化之我思
低年级的学生是小学中一群比较特殊的人群,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使他们会有一种需要被保护,被爱抚的心理。从幼稚园升到小学,他们天真烂漫,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差,注意力分散,语言表达能力差。这些充分的说明了小学低段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特殊性。因为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在发展。为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教师要善于运用贴近儿童心理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愿意与老师亲近。
提到“儿童化的语言,我们首先会想到“吃饭饭”“喝水水”“玩嘟嘟”等等孩子的语言。模仿孩子的腔调来进行教学,这样的语言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童化的教学语言”。真正的童化语言教学,是教师专门设计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语言习惯和认知水平的一种规范化的口头表达语言和教学方式。用自然、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来进行教学。语气亲切、富有感情。运用一些象声词、叠词、语气词、带有儿化音的词等。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亲和力,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孩子们的心。这样的语言才能被称为“儿童化的语言”。
那么,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运用好“儿童化的语言”呢?
首先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好奇心重,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语言亦是如此。如果教师一直用一成不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感到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可想而知教学的效果一定是差强人意的。因此,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同样表示要学生看黑板,我们就可以说:“小嘴巴,不讲话。小眼睛,看黑板”、“老师的手放哪里?小朋友们看哪里?”、“亮眼晴,看黑板”、“一二三坐坐好,四五六看黑板”等等。又如想要表扬学生,我们可以说“你真棒。”“你的表现真好。”“你比上节课更棒,有进步哦”等等。
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易懂易记的语言,比如儿歌。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学生归纳每节课的重点,让学生记忆起来不那么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