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读书笔记
读《好教师:生命的英雄》有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说教育》一书,读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好教师,生命的英雄》颇有感触。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都是有着美好的愿景的,希望自己会成为好教师。
怎样的教师才能算是好教师呢?每个人心中的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时代人们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教师之“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
朱永新教授在这篇文章中指出,要成为一位好教师,必须具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成为一位好教师的不竭动力。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成为一位好教师的实践途径。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必须具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与道德情操是成为一位好教师的幸福源泉。
我为什么要当教师呢?为了幸福。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呢?我们当教师不可能成为经济上的富翁,但作为教师我们在一份基础的物质保障之上,可以因为自己的成长而直接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会收获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这就是一种幸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幸福将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激发自己创造更多的幸福。拿什么来创造这种幸福呢?那需要一颗仁爱之心。我们与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多的时候是精神对精神的交流。拥有仁爱之心的我们在面对难题时会向内求索答案而不是向外推卸责任。在不利的环境之下,也只有对人之爱才能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潜力,把不利转换为有利。在拥有理想,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的同时,能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那将会为成为好教师助力不少。当代的科技发展速度,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作为教师我们从校园毕业的时候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作为教师不光要掌握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的技能,拥有复活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们“授之以渔”。
朱永新教授说,当我们认真对待生活,就能够从日常中发现美;但我们倾情注入教育,就能够以工作创造美。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