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听课随感:绘本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卢静     来源:原创


听课随感:绘本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本月21号,我有幸在星韵学校参与了江苏省“名师送培”小学英语学科培训。当天的教学以绘本教学为主,多位名师的绘本课堂让我深受触动,尤其是名师们对于绘本情感线:基于对文本画面、对故事深层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的感悟和情感成长的处理方式,特别值得思考,学习以及借鉴。

英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这三个纬度。而在我的教学课堂中,我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其实三者之间并不是陪衬或附属关系,而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绘本、研究绘本、表演绘本,更要借此之力,走向学生、研究学生、教育学生。

1.角色互换,真实交流
在绘本《Mother,dear mother》中T: What does Dick learn?
S:He learns to swim.
T: Can he swim? Why?
教师出示鹦鹉不能游泳的图片,借助视频,帮助学生理解“too hard”短语,引导学生观察Dick被救的图片,体会Dick此时的心情。
T:Now I’m a reporter. I want to interview some one. Can you swim? Who can swim in our class? Is it hard to learn? Look at me. Can I learn to swim? If you were Dick, What would you do?
此时教师将记者证挂在了胸前,手持话筒,走向学生。教师将学生、文本、现实生活这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换位思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各自见解,场面非常热烈。
教师的巧妙设计,不仅将reporter 一词提前渗透,为后面的产出活动作样板,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在情境中对核心功能句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到了他们的真情实感,真可谓一箭双雕。
    2.剖析画面,挖掘内涵
    为了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育,达到启迪心灵的教育目的,上课的名师经常会以提问的方式贯穿绘本阅读始终。在一连串的开放式问题的追问下,最后由教师概括出所谓的教育真谛,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
他们在保护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指导他们关注绘本人物中的形象、插图、色彩以及细节,在“悦读”过程中,慢慢去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的思想精髓,在师生平等对话中,领悟文本主旨,并学会感受文本立意。通过师生的共同思考、推理、判断、讨论等,达到思想上的共识。
    例1:影子的作用(P12 Dick跟在动物们后面走,影子在其身后;P13 Dick往回走,影子在其身体前面。请学生观察、想象Dick此时的心理活动)T:Where do the animals go? Are they excited? How about Dick? Why does he sad? Look at the shadow. How does Dick feel? What does he think of, can you guess? What’s your opinion?
这是一张无文字的画面,通过对影子的观察、分析,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当角色变换成自己时,你又会如何面对呢?这样的设计一下子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将停留在纸上的静止画面赋予了新的生命。
    例2:相似画面对比(P2、P15两张画面中同一主人公,表情却相反。P2 Dick看到其他动物们都在积极运动,它却什么都不会,表情十分沮丧;P15 Dick受到他人启发,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十分开心)
T:Dick feels upset. He doesn’t know what hecan do. He is walking and walking. Suddenly he sees that. What are they doing?
S1:They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S2:They are reporting.
T:Yes. Mr Dog and Mr Cow are reporting. Dickhas his idea. There is one thing he can do. What will he do at the Olympics?
S3: Be a reporter.
T: Yes. He can do things for others. He doesn’t give up.Let’s clap our hands for Dick!
透过对相似画面的对比,从人物表情的变化推断出心理活动,看出图画背后的意义,读出字里行间所缺少的语言,即每个人都应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努力未必能成功,但放弃肯定就意味着失败。每一次努力都是对自己命运的主宰,而每一次放弃,都是对失败的妥协。这就是画面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素质教育也就在这无声、无痕的过程中慢慢流淌在学生的骨髓里、脑海中。
    语言是“阅读”的基础,两者并驾齐驱,缺一不可。只有阅读,忽视语言的存在与积累,是不完整的;反过来说,过度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弱化对故事内容、作者思想的深入挖掘,也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只有教师走进学生,亲近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等待他们、与他们换位交流、学会包容他们,才能真正懂得教育的真谛,才能收获情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