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陈怡     来源:原创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课文用了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老屋准备倒下之时,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先后出现,都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接着小动物们诉说理由,老屋都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最后小动物们都完成心愿,而老屋每一次都没有成功倒下

本文题目新奇,“总也倒不了”与“老屋”之间似乎有一点矛盾,由题目便可引发学生的质疑与预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究竟会发生什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去猜一猜。然后通过学习,对比一下,自己的猜测与故事的发展是否一致。当然故事情节的猜测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文中各部分情节的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的指引:接下来的发展会不会和前面的一样?还是有变化?文中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的描述也具有相似性,也为学生的预测提供了根据。比如老屋反复说“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接下来的情节里会不会依据重复这句话同时,在预测故事之时,我也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来品读老屋的形象。体会作者提示语运用的精妙。   

     教学中,我边讲故事引领学生猜测后面的内容,随机总结猜测的方法,并板书。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我先讲开头小猫的段落。然后课件出示母鸡的对话,让学生猜测是谁说的,应该怎么说才更诚恳,随机指导朗读语气。在通过讨论交流后面母鸡走后还会来谁,激发学生猜测的欲望,并同时指导仿照课文中相同的句式在讨论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后面的课文内容,提问哪些内容是猜到的,哪些内容是预料之外的。为什么?师生共同总结预测方法,课件出示。

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不断预测的新奇体验中,学生能仿照课文句式进行猜测。由于本文有较为鲜明的故事叙述方式,所以课后我又请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续写了一段童话。从学生的续写之中可见,学生都基本掌握本文的一个反复手法,同时细心的同学也会根据童话中人物的不同设定,匹配相应的提示语与人物形象匹配,也使得对话更加多样化。

总之。本课我较为充分地带领学生进行了预测,并总结了常用的预测方法,但是也有一大不足,就是没有充分的朗读训练,其实本文的人物形象都较为鲜明,在对话中的语气、情感,也都不同,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练读是本堂课的不足之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