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十一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莫玲云     来源:原创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每次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

  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教师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在审题教学方面,我总结了几点经验:“一读、二画、三复述。”

  一、认真读题

  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指导学生读题,主要用默读方式,因为默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齐读就很难顾上思考。一年级开始的时候,主要由老师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字一句读清楚。以后,让学生慢慢试读,要求读准确,不漏字、加字。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以后要求学生连贯地读,关键词语要加重语气读。

  二、细画符号

  会读题并不等于理解题意。为了促进学生理解题意,理解题目里每个词语的含意,可以指导学生画画点点,画出关键词语,如加偏旁成新字 再组词;画出做题方式,如选择正确的一项写下序号,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三、复述题意

  用复述题意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弄懂题目的意思。对学生复述题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力和记忆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