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不要过度关心孩子的一言一行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玉亚     来源:原创

不要过度关心孩子的一言一行

                                                吴玉亚

想起当女儿上二年级时,平时在学校、外人面前比较乖巧懂事,性格还不错,但也有让人烦心的地方。就说吃饭吧,吃个饭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不要,弄得两位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很头大。两位老人歇在家里,生活重心就是照顾好乖乖孙女。他们的眼里,孩子的身体健康那是最最重要的,不吃饭那可怎么了得?他们买了好多好吃的饭菜,每天变着花样,烧给小丫头吃,吃饭时还连哄带骗,只要小家伙肯吃东西,自己受点累,受点苦是不怕的。可是小丫头根本不领情,说不吃还是不吃,看着小丫头不肯吃东西,身上没有几两肉,两位老人心疼啊,天天唠叨着孩子吃得太少,没有营养,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但我跟女儿的班主任联系后,发现孩子在学校里吃饭很好,吃得很快,没有特别不要吃的菜。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家里和学校截然不同呢?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家里人对孩子吃饭的过度关注,影响了孩子吃饭时的心情和食欲,孩子反而对吃饭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事与愿违。

事与愿的事情也生在我教育教学生活中,我时过度关注自己学生的不良言行,把不好的地方,放大再放大,希望通过严词厉色改孩子的言行,有往往收效甚微。其们给学生上一个什么标签怎么看待,那么学生就会真的按照我标签来成。所以,不要学生面的标签,更不要试图骂这种缺点化来孩子“改掉”身上的毛病。?希望自己的学生怎么,就打心里先定他是一个什么的孩子吧。

当学生于集体生活中,他希望自己表出的一切行都是完美的。然而我知道,学校生活不是童王国,不可能十全十美。于是,学生要求完美的心就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多候,孩子面对这些反差时显得很茫然,也很无助,我度关注有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容易孩子自暴自弃。?

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态,同时,不能对学生表现得过于关注,要以一种大度的心态去感染孩子。我们要对学生追求完美的心表示理解和肯定,同时让他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不完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避免孩子长大后过于偏执。相信在我们教师的用心关注下,我们的孩子能更健康地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