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2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卢静     来源:原创

12月读书笔记

卢静   

本月匆匆泛读了《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这本书后。这本书非常有特点,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经历,为我们讲述了课堂提问的概述,课堂提问的原则,课堂提问的方式,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的要点等。

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思考。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包括我在内,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过于简单。比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提问,好像是在引导学生,但是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另外有时提问超出学生认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热情和信心。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疏于引导,导致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教师要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教学中把握课堂提问的“度”,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出漂亮的问题呢?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什么知识是学生应了解的,什么是应理解、掌握的,这一切必须明确,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进行思维,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在课堂上,老师提问时,很可能学生一时

答不上来,这时老师不要急躁,而要抓住时机给予启发、引导,并给学生再次表现的机会。对那些答错的同学,也应在充分肯定其进步的同时,善意地帮助他们重新把问题答好,使学生因自己终于答好问题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问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有效性为核心展开的。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流于形式、过于简单的提问,以及超出学生认识范围的过难的问题,因为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提问,才能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加分,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避免满堂问带来的弊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