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话,正好印证了作者在开篇的引言:“做大气的小学数学教师”。“大气”,指的是教师应由唯一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向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区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师:教书匠、智者和大师。后两者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做一个大气的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涵义。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要有扎实地数学理论知识体系,并将它们运用于教学实践。
对于数学思维,作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存在一个思想障碍:第一,由于小学数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就不可能很好体现数学思维;第二,在现实中我们并可经常看到“简单移植”、“随意拔高”等作法。因此,书中指出当务之急应当针对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为深入去开展工作,特别是:第一,清楚的界定,就小学数学的各个学习阶段而言什么是相关的数学思维;第二,很好处理具体数学知识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数学思维的教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数学老师日常做的两件事:一是教给学生一些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扪心自问,我更多地关注了第一点,认为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自然就聪明。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是我课堂的真实写照。我想,这正是说明学生不愿意思考,或者说不懂得如何去思考,不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书中给我们的建议是:我们应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即应当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
引书中作者观点共勉:
基础知识:不应求全,而应求联;
基本技能:不应求全,而应求变;
数学思维:不应求全,而应求用